Fork me on GitHub
秋染蒹葭

深入理解koa之一:20行代码实现的洋葱圈中间件模型

下雨了,也快过年了,很多人应该都已经确定回家的行程了吧,下雨当然不能阻挡回家的脚步。最喜欢在家里的柿子树下听着外面爆竹的声音,那一刻年味儿就回来了

闲言少叙,开始正文

koa想必很多人直接或间接的都用过,其源码不知道阅读本文的你有没有看过,相当精炼,本文想具体说说koa的中间件模型,一起看看koa-compose的源码,这也是koa系列的第一篇文章,后续会更新一下koa相关的其他知识点

koa中间件demo

先让我们启动一个koa服务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// app.js
const koa = require('koa');
const app = new koa();
app.use(async (ctx, next) => {
console.log('进入第一个中间件')
next();
console.log('退出第一个中间件')
})
app.use(async (ctx, next) => {
console.log('进入第2个中间件')
next();
console.log('退出第2个中间件')
})
app.use((ctx, next) => {
console.log('进入第3个中间件')
next();
console.log('退出第3个中间件')
})
app.use(ctx => {
ctx.body = 'hello koa'
})
app.listen(8080, () => {
console.log('服务启动,监听8080端口')
})

上述的服务在访问的时候会得到如下结果:

1
2
3
4
5
6
7
服务启动,监听8080端口
进入第1个中间件
进入第2个中间件
进入第3个中间件
退出第3个中间件
退出第2个中间件
退出第1个中间件

上面的返回结果有点像一个递归的过程,从现象上看当中间件调用next()的时候,函数会暂停并进入到下一个中间件,当执行了最后一个中间件后,执行代码会回溯上游中间件,并执行next()之后的代码,这就是koa的核心能力,洋葱圈模型

洋葱圈模型

先看一张经典的洋葱圈模型的示意图:

在开发过程中,可以将next()之前的代码理解为捕获阶段, 而next()之后的代码可以理解为释放阶段,开发者结合这两个状态可以实现一些有趣的操作,比如记录一次请求的时间:

1
2
3
4
5
6
7
8
async function responseTime(ctx, next) {
const start = Date.now();
await next();
const ms = Date.now() - start;
ctx.set('X-Response-Time', `${ms}ms`);
}
app.use(responseTime);

使用洋葱圈模型可以直接将响应时间记录的操作解耦出来,这样就不需要再去对称的写在业务逻辑中了,这是怎么实现的呢?

洋葱圈模型的实现,koa-compose

我们通过app.use()添加了很多函数,这些函数最终传递给了compose函数,先贴上koa-compose的源码,这里笔者删除掉了校验入参的一些非主干逻辑,我们可以看到代码也就18行,非常简单,接下来让我们一行一行的去看一下代码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function compose (middleware) {
// 返回一个匿名函数,next为可选参数
return function (context, next) {
// 记录当前执行位置的游标
let index = -1
// 从第一个中间件开始,串起所有中间件
return dispatch(0)
function dispatch (i) {
// 为了不破坏洋葱圈模型,不允许在单个中间件中执行多次next函数
if (i <= index) return Promise.reject(new Error('next() called multiple times'))
// 更新游标
index = i
let fn = middleware[i]
// 判断边界,假如已经到到边界了,可执行外部传入的回调
if (i === middleware.length) fn = next
if (!fn) return Promise.resolve()
try {
// 核心处理逻辑,进入fn的执行上下文的时候,dispatch就是通过绑定下一个index,变成了next,进入到下一个中间件
return Promise.resolve(fn(context, dispatch.bind(null, i + 1)))
} catch (err) {
return Promise.reject(err)
}
}
}
}

compose接收一个的函数数组[fn1, fn2, fn3, ...],compose调用后,返回了一个匿名函数,匿名函数接收两个参数

  • 第一个参数是上下文,对于koa的上下文不在本文的探究范围,我们只要记得这个是在各个中间件中的共享的就可以了
  • 第二个参数标记为next,可选参数,在中间件执行的最后检查执行,这个和自定义的中间件中的next不完全一样,一般是初始化返回了匿名函数后,调用方自己指定,用于处理一下默认逻辑

通过源码可以看出,compose是提供了一个洋葱模型完全执行的回调,通过把函数存储起来,用next作为钥匙,串起了我们所有的中间件,其核心代码就是:

1
Promise.resolve(fn(context, dispatch.bind(null, i + 1)))

进入fn的执行上下文的时候,dispatch就是通过绑定下一个index,变成了next,进入到下一个中间件。另外fn(中间件函数)可以是个异步函数,Promise.resolve会等到内部异步函数resolve之后触发

单次调用限制

假如在单个中间件中执行多次next函数的话,会造成下游的中间件多次执行,这样就破坏了洋葱圈模型,因此限制了在单个中间件中只能执行一次next函数,实现方式时在函数记录了一个游标index,初始值是-1;这个游标会记录当前执行到哪个中间件,用来禁止在中间件中多次调用next函数

在一个中间件内多次调用next的时候,你就会收到下面这个报错

1
UnhandledPromiseRejectionWarning: Error: next() called multiple times

koa-compose与流程引擎

koa-compose不仅仅只是koa的一个依赖包,在有些场景下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工具来使用的,这里模拟一个代码检测工具的应用,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流程引擎来使用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const koaCompose = require('koa-compose');
function download = (ctx, next) {
console.log('download code');
next();
}
function check = (ctx, next) {
console.log('check style');
next();
}
function post = (ctx, next) {
next();
console.log('post result', ctx.result);
}
function clean = (ctx, next) {
next();
console.log('clean temp, remove code');
}
const flowEngine = koaCompose([download, check, post, clean]);
flowEngine(ctx as Context);

上述可以看作一个基于koa-compose实现的流程引擎,在node中,我们会经常处理一些多阶段的任务,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

总结

koa的洋葱圈模型在面试中经常会被问到,建议可以写一下、理解一下koa-compose的源码;另外koa-compose作为一个流程引擎也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,在有些场景下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

参考资料
koa-docs-Zh-CN
https://segmentfault.com/a/1190000013447551
https://juejin.cn/post/6844903496257585160
https://ata.alibaba-inc.com/articles/91629?spm=ata.23639746.0.0.85d0152bHZduJX
https://juejin.cn/post/6855129007508488206#heading-5
https://lxchuan12.gitee.io/koa/#_6-koa-compose-%E6%BA%90%E7%A0%81-%E6%B4%8B%E8%91%B1%E6%A8%A1%E5%9E%8B%E5%AE%9E%E7%8E%B0
https://github.com/demopark/koa-docs-Zh-CN/blob/master/guide.md#debugging-koa
https://github.com/koajs/compose/blob/master/index.js

本文标题:深入理解koa之一:20行代码实现的洋葱圈中间件模型

文章作者:zhyjor

发布时间:2023年01月13日 - 14:01

最后更新:2023年10月11日 - 02:10

原始链接:https://zhyjor.github.io/2023/01/13/深入理解koa之一:20行的实现的洋葱圈模型/

许可协议: 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4.0 国际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作者。

🐶 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🐶

热评文章